永琰母亲魏佳氏的地位不高,自己的排行又很靠后,因此,永琰继承皇位的优势本来并不突出。而且,在永琰出生的时候,父亲乾隆皇帝已经五十岁了,难道在此前的几十年间,乾隆帝就没有考虑过继承人的问题吗?
到底是哪些因素使这位看起来并不出众的皇子最终成了皇位继承人呢?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五代君主,1796~1820年间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此前,清朝经过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皇帝。
颙琰本名永琰,是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在乾隆帝立储的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变呢?
开笔嘉庆,庶出皇子
鞭炮声逐渐稀疏,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气味,新年来到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初一日。
乾隆皇帝观看完乾清门广场上除夕夜的焰火表演,在太监、宫眷的簇拥之下来到养心殿东暖阁,太监捧来盛满屠苏酒的“金瓯永固”杯,燃起明烛高香,展开洒金朱笺,蘸好御用毛笔,请皇上“开笔大吉”--写几句吉祥话。
往年皇帝大多写一些“宜入新年,万事如意”,或者“三阳启泰,丰年为瑞”之类的套话。今年与众不同,皇帝兴致高,挥毫写下了一首诗,诗的最后一句是“御绘岁朝图志语,有以迓新韶嘉庆”。
“嘉庆”!这真是个吉利的字眼,众人交口赞叹。乾隆帝一言不发,他端详一番,然后搁笔,接过太监奉上的屠苏酒,一饮而尽……
这年十月初六日丑时,也就是1760年11月13日凌晨两三点钟,在北京西北圆明园的绮春园,一位小皇子出生了。
三天之后,这一消息以“六百里加紧”的速度传到了承德以北二百里的木兰围场。五十岁的乾隆皇帝一身戎装,驻马听完他的第十五个儿子出生的报告之后,并没有显示出格外欣喜的表情,简单几句问答,然后挥退报喜的兵部专差,又策马投入到紧张的围猎活动中去……
永琰是庶出,母亲魏佳氏的身份很低,当年进宫的时候仅仅是个“贵人”。“贵人”是清朝皇帝妻子中很低的一个等级,低到什么程度?这个等级都不“定编”,只要皇帝不怕麻烦,娶多少个“贵人”不受礼法的限制。而且,乾隆帝对魏佳氏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偏爱。可能是考虑到她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两个闺女,算是给皇家立功了,所以,后来升为贵妃。乾隆六十年,永琰被册立为皇太子,母亲被追封为皇后,这时她已经死了整整二十年了,死的时候,永琰才十五岁。
几天后,乾隆皇帝给这位小皇子赐名永琰。
谁能想到,几十年后,永琰成为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五代君主,主宰中国命运二十多年。
而且,他的年号恰恰就叫“嘉庆”!
清朝史官往往把这一巧合神秘化,认为是天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并渲染乾隆帝对这位幼子如何器重,似乎还没出生就注定了后来君临天下的命运。
其实,在佳丽如云、皇子成群的的皇族家庭里,这位小皇子并不显眼,地位也不突出。
为什么要介绍永琰的妈妈呢?老话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就是说在妻妾成群,子孙满堂的大家族里,孩子的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母亲的地位的高低;当然,等孩子大了,母亲老了,母亲的地位又要靠孩子的身份来定。永琰的妈妈死后二十年晋封为皇后,就是典型的“母以子贵”,但是,当年幼小的永琰因为母亲地位的低微,在皇子众多的皇族家庭里,不会拥有十分显贵的地位。
皇帝是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太子并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太子那是“潜力股”,升值空间无限。在太子周围,难免要聚集起不少“烧冷灶”--也就是做长远投资的人,以致形成另一个实力集团。如果皇帝立完太子不久就死了,那最理想了,但皇帝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也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也死不了,你说急不急人。太子,尤其是太子身边的人,每天都盼着皇帝死,时间一长,没有不透风的墙,能不产生矛盾?往小了说,父子猜疑,不可避免;往大了说,发生宫廷政变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上边说康熙皇帝晚年差点儿没让他那几十个宝贝儿子气死,当然,气死是夸张的话,最后气出了一个办法--秘密立储。这个办法正式确立于雍正朝,该办法就是皇帝活着的时候用满汉两种文字写一道密旨,上面写着新一代君主的名字,再把这道密旨放在鐍匣里面,然后把鐍匣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一旦皇帝驾崩,群臣“公启鐍匣,宣布立储密旨”,拥立新君。这样既能保证政权和平交接,又不会出现刚才说的第二个令人头疼的因素。但是,第一个令人头疼的因素还是不能避免,谁让你娶那么多妻子,生那么多儿子,而皇位却仅仅一个呢。
读者朋友可能奇怪,永琰是庶出,母亲地位很低,排行又很靠后,乾隆皇帝一共有十七个儿子,永琰排行第十五,那么,最后皇位怎么就轮到他坐了?而且,他出生的时候,父亲乾隆皇帝已经五十岁了,难道乾隆在此前的几十年间还没考虑过继承人的问题?
明君择储,家庭悲剧
事情得从头说。
中国帝王上台之后,要干的第一件事是修陵寝,虽然皇帝被称为“万岁爷”,但实际上一点信心也没有,说不定哪天就死了,所以,先预备好陵寝,放那儿,以备不时之需;第二件事,由于不知道哪天就死了,所以就要立太子,拿今天话说,就是确定“接班人”,以保证自己死了之后,政权能顺利、和平地交接。
修陵寝并不难,只要经费到位,工程建设人员到岗,慢慢修就可以了,反正也不急着用,慢工出细活。比较起来,立太子那可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
第一个头疼的因素是立谁。
中国帝王一般要娶很多妻子,在此,我必须纠正一个长期以来的误解,以平民之心度君主之怀,往往认为这是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的私生活。其实,中国帝王娶很多老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很多孩子,从而使自己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有一个大的余地。可见,帝王娶很多妻子,那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啊!
于是,帝王一般都有庞大的后宫群,于是,生出了很多的儿子,于是,难题就出来了--立谁?比较而言,汉族王朝处理这个问题相对简单一些,那就是立“嫡长子”,就是正宫--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当然,第二个儿子也行,总之,即使不能保证是嫡长子,也尽量要保证是嫡出。清朝截止到这时选择继承人并不局限于嫡长子,凡是皇子,不分嫡出庶出,都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于是,麻烦就多了。皇子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皇子身边趋炎附势的人呼风唤雨,纠纷不断。康熙晚年,就差点儿没让他那几十个宝贝儿子气死。
第二个令人头疼的因素是一旦立了太子,皇帝和太子的关系不好处。
乾隆皇帝即位初年,豪情万丈,年轻的他小瞧了立太子的困难,而且,他还想效法汉族立“嫡长子”的办法,为大清朝皇帝统系增添光彩的一笔。于是,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立嫡出的永琏为皇太子。
永琏在乾隆帝诸子中排行第二,但是,他的生母是乾隆帝当皇子时的嫡福晋,即读者较为熟知的富察氏,所以,永琏是事实上的“嫡长子”,而且,永琏聪明伶俐,气度不凡,深得雍正皇帝--也就是爷爷的喜爱,所以,乾隆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永琏。
然而,乾隆三年,永琏就死了,死的时候还不到十岁。乾隆皇帝哭成了个泪人,公布了永琏的太子身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不过乾隆大哭一场之后,并没有改变立嫡子的决心,他后来又立皇后生的二儿子永琮为皇太子,结果没几天,乾隆十二年冬,永琮也死了,死的时候才两岁。这回,乾隆帝没哭,根据《清史稿》记载,他沉痛地说:“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也。”从此,乾隆帝基本上死了“立嫡”之心,但又不甘心在庶出诸子中选择,从而左右为难,焦灼不安。
其实,两个嫡子的死受打击最大的是皇后,她就生了这两个儿子,结果一个也没有成人,作母亲的该有多痛心。所以,小儿子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乾隆十三年(1748),她也撒手归西。当时,她随乾隆帝东巡,在济南染病,乾隆帝与富察氏皇后感情很深,立即终止东巡,紧急返京,结果皇后死在途中。乾隆皇帝作诗追悔:
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在乾隆帝看来,这都是报应,是他痴心妄想的报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的心碎了。从此,他多次南巡,不再进入济南城,怕的是触景生情。
打击接踵而至。
皇帝带着皇后的灵柩乘船抵达了大运河的终点--北京通州,乾隆帝一眼看到前来接驾人群中的他的那几个宝贝儿子,他看这几个庶出的皇子越看越不顺眼,加上此时用兵金川,进展不顺利,不免心急火燎,所以,突然向二十一岁的长子发难。
“这回你高兴了!”
一身孝服的皇长子跪在地上打了个寒战,国丧之中,何来高兴,父亲来者不善,话里有话。
“你不高兴?你偷着乐吧?这回轮到你做太子了!”
乾隆帝发疯般地扑向身边的侍卫,用力抢夺侍卫腰间的佩刀。侍卫哪肯放手,一拥而上,拦住皇帝,群臣起身相劝,现场哭声震天,一片混乱。
皇长子受了这场打击,又害怕,又委屈,很快就病倒了。一年之后,太医向皇帝报告:长期医治无效,已无生机。乾隆帝立即前去探望,毕竟父子情深,血脉相连,皇长子流着眼泪一声接一声地说:“儿子不能送父皇了!儿子不能送父皇了!”乾隆皇帝心如刀割,泪如雨下,在他看来,两个嫡子死于他的非分之想,现在,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又让自己给冤枉死了,这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立太子吗!
大家立即明白了,乾隆帝认为皇长子幸灾乐祸,觊觎太子地位。可这完全是推测之词呀,人家皇长子规规矩矩的,一没说过格的话,二没做过格的事,凭什么诬人清白。但是,爹教训儿子,别人不好相劝,更何况这个爹又是万乘之尊的一国之君。
“你做梦!”
乾隆帝厉声说:“太子永远轮不到你,还有你!”
乾隆帝又用手指向皇三子,刚刚十四岁的皇三子大气不敢出,跪都跪不成个样子,趴在地上直哆嗦。
乾隆厉声说:“你们不孝,我看在咱们父子的情分上不杀你,但将来百年之后,你们二人断断不能继统。”说到这里,乾隆帝一下子想到自己的父辈--雍正帝骨肉相残的往事,顿时痛彻肺腑,突然变得歇斯底里,他高声叫喊道:
“你们将来必至兄弟相杀,与其你们兄弟相杀,不如为父杀了你们!”
乾隆帝大哭了一场,封皇长子为定亲王,以亲王之礼安葬,然后向群臣宣布,今后,谁敢向朕提及立太子之事,朕就将谁正法!
群臣响亮地回答了一声--就一个字:“喳”!心里说爱立不立,你们家的事,懒得管。
子嗣虽多,成器者少
皇长子去世的十年后,永琰出生,他生于深宫,从小按皇家规矩教养。读者朋友可能会想,乾隆最终选择永琰做太子,永琰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对此,各位朋友绝对不要怀疑,永琰做皇子期间没表现出特别过人之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皇子。您看各种史书中关于嘉庆帝的记载都是从他做皇帝开始记的,也就是说,乾隆六十年公开为太子之前,基本没有什么事迹记载。
那么,乾隆帝为什么就选择了他呢?
我们接着说。
先说皇八子永璇。永璇的优势一是在兄弟中居长,二是聪明绝顶,诗做得好,字写得好,还画得一手好山水。但是,永璇一副“公子哥”派头,或者说一副“名士派”。当时,皇子们大多有差事,也就是说有工作,当然,不是一般的职员身份,大小管着一摊子事儿。有差事你就得按时上班,不,永璇是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想什么时候下班就什么时候下班,没有任何组织纪律观念。有一次,北方大旱,不下雨,不下雨就得向上天“祈雨”,先是百姓祈雨,老百姓面子小,当然求不来雨,于是,各级官员祈雨,还不下,再就是皇子出面祈雨,如果这还求不来雨就得皇帝亲自祈求上天了,可见,这是一件与天神沟通的十分严肃的工作。永璇奉旨祈雨,这是个苦差事,烈日炎炎之下衣冠楚楚地站上多半天,带有一定自虐色彩的程序一道接一道,永璇祈了一会儿,见老天不给面子,没有一点儿要下雨的意思(哪有那么快,祈完两三天内下雨就算灵验了),索性不祈了,爱下不下,扬长而去。乾隆皇帝闻讯气得个半死。另外,永璇还有一大劣势--仪表欠佳,欠佳到什么程度?说是有足疾,是不是达到走路一瘸一拐的程度不得而知,要真是这样,仅此一点就绝无入承大统的资格。乾隆帝又不是仅有他一个儿子,不到万不得已,能选个瘸子当国家元首?所以,乾隆皇帝屡加训斥,后来就懒得管了,死了心了,对他不寄与任何希望了。
此时的乾隆帝已经不再考虑立嫡了,他后来倒是又立了一位皇后,这位皇后也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但是,乾隆三十年皇帝南巡到杭州,皇后跟皇帝闹翻,两口子打架,别人也说不清个是非,皇后要就地出家当尼姑,这实际上就是要跟皇帝“离婚”,当然是办不到的事情,不然皇家的脸面往哪搁。皇后被拒绝后居然自己削发,乾隆帝说她“突发疯迷”,将她遣送回京,第二年就死了,她实际上被剥夺了皇后称号,只是没向全国公布,死的时候按皇贵妃规格办的丧事。从此,乾隆帝再没立过皇后,这样一来,乾隆帝的儿子全是庶出,立嫡之说也就无从谈起了。
前边我说乾隆皇帝发誓不立太子,但那是气话,其实,十几年间,他一直在考虑此事,但是,他又不敢深想这件事,为什么呢?乾隆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他想立哪个皇子为太子,这个皇子很快就死。已经立死了两个嫡子,后来,他一度想立皇三子,就是前边我说乾隆在通州扬言要杀掉的那个皇三子,结果这个念头一出来,皇三子就死了,死的时候二十六岁。乾隆帝后来又动了个想立皇五子的念头,结果,还没拿定主意,皇五子也死了,死的时候二十五岁。白发人送黑发人,该是多么的痛心,乾隆儿子虽多,也经不起接二连三地死,乾隆帝不敢想了。
但是,不敢想也得想,转眼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帝六十三岁了,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回避立太子的问题了,这个时候,还活在人间的皇子就剩下六人了,这六人中,还有两个已经过继给了兄弟,所以,可供选择的就只有四人了。哪四人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这四个儿子全是庶出,乾隆帝已经不存什么嫡庶之见了,只看谁的品格、能力更强些。
这四人中谁的品格、能力较为突出呢?在乾隆帝看来,谁都不是理想的人选,没办法,只有采用“排除法”。
让我们来排除。
我们接着排除。
下面来说皇十一子永瑆。
如果说皇八子永璇是“公子哥”的话,这皇十一子永瑆就是“艺术家”,而且,可以说是“大艺术家”。他精通什么艺术?书法。他的书法造诣能达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要说有清三百年书法第一可能夸张,但要说有清三百年书法家前五名,肯定有他。要知道,在中国文人都拿毛笔写字的当时,做个书法家真的很不容易。附带说一句,清东陵裕陵--乾隆皇帝陵前的神功圣德碑的碑文,就是他书写的。
永惺风雅多才,完全没有了祖先游牧于白山黑水,跃马横刀的气派了,相反,汉族士大夫的习气很深。别看他是个书法家,但一般人求不到他的字。他给弟弟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画了个扇面,落款“兄镜泉”三个字。夏天,永琰拿着这个扇子,让乾隆帝看到了,乾隆帝奇怪,自己没有一个叫“镜泉”的儿子呀,你怎么会有一个叫“镜泉”的哥哥?永琰回答“镜泉”是永瑆自己起的字号,惹得乾隆帝大骂他沾染汉人习气,附庸风雅,忘记满洲尚武之风,实为忘本,下令皇子一律不得自署字号。
当时王公大臣私底下猜测,永瑆未尝没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因为永瑆成年后分府住在宫外,乾隆帝不时到他家里去,父子之间走动得较为频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他越来越没有信心了,为什么?他怪癖越来越多。
永瑆靠着爸爸是皇帝,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偏偏吝啬得出格儿。一天他府里死了一匹马,把他心疼得要命,不是心疼这匹马,而是心疼自己财产的损失。他堵在王府大门口,死活不让人把马拉出去埋了,要吃马肉,不仅自己吃,整个王府的人都得吃,为什么呢?这样可以省下几顿饭钱,您看他吝啬到什么程度。说起来您都不信,他府中攒着几十万两白银,他领着大家每天喝粥度日。于是,永瑆逐渐成了王公取笑的对象,虽然贵为皇子,但渐渐没有人相信他能成为未来的皇帝了。他死在道光三年(1823),临终拒绝家人为他洗净身体,理由是死后入土腐烂,比现在还脏,谁替我擦洗干净?他就是这么个怪人。
最后,让我们跳过永琰,说说皇十七子永璘。在乾隆三十八年择储的时候,永璘年仅八岁,拿今天话说,是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他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位接班人,实际上是无法考察的。仅就目前来看,乾隆帝感觉他轻佻,不爱学习。当然,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从永璘成年以后的表现来看,他差不多是乾隆皇帝儿子中最不成才的一位。与他的几个哥哥不同,永璘可以说是个“游侠”一类的人物,经常出宫溜达,到哪溜达?就是光顾前门外大栅栏一带的胡同,这个胡同,那个胡同,一共八个,游了个遍。他是乾隆的最小的儿子,乾隆也懒得管他了。不过,永璘也不能说一无是处,他有两个“长处”:一是平易近人,在前门外大酒缸与贩夫走卒侃大山,没有一点儿皇子的架子;再一个长处就是颇有自知之明,能达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啸亭续录》这部书记载,他曾说,即使皇冠像雨点一样从天洒落,也淋(轮)不到我的头上,没戏!
密立永琰,默祷苍天
这么看来,皇位就只能传给皇十五子永琰了。
对于永琰,乾隆帝也不大满意,在乾隆帝看来,永琰的最大的缺点是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最大的优点是没什么突出的缺点,此外,要说其他优点也有一些,比如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不错。在乾隆三十年,皇帝南巡走到杭州,六岁的永琰作了一首《咏龙井》的小诗,其中有一句“泉雷忽疑雨,竹春不知秋”,乾隆帝十分赞赏,身边的大臣也交口称颂。此外,永琰成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肯用死功,坐得住冷板凳,行为举止也称得上端庄大气。但这毕竟不能算是十分突出的地方,自己英明一世,把江山交给这个并不十分出众的儿子,他不甘心。
乾隆晚年最钟爱十公主--和孝公主,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当然,这不过说说而已,中国是一个男权社会,皇位传男不传女,但这句话反映出乾隆对诸子的不满。乾隆帝甚至想跳过儿子,直接立孙子,他对皇子要求严格,动则斥骂,但对孙子十分喜爱,而且,一旦决定从孙子中择储,选择余地很大。比如,当年冤死的皇长子的第二个儿子绵恩,才干超群,看起来似乎能成大器,但是,这个念头一出现,内心中也不免波澜起伏,中国皇帝是父死子继的传统,这个传统一旦打破,会不会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再则,父子之间毕竟是最近的血缘关系,舍近求远,是聪明的举动吗?天下后世该怎样议论自己呢?
乾隆三十八年(1773)冬,乾隆帝终于下定了决心,立十五子永琰为太子,当然是秘密立储,他书写了立储谕旨,然后将谕旨藏在一个硬木匣子里,再命人将匣子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这样一来,就完成了立储工作。完成了这一工作后,他告诉了军机大臣,当然,立的是谁他没说,军机大臣也不敢问。
乾隆帝有时真是苦恼到了极点,自己英明一世,怎么生出了这么一帮犬子,遥想太祖时代,诸王都没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个个都有入承大统的能力,自己的皇子自幼饱读诗书,结果都教育成了这般模样,他甚至招来上书房的总师傅,大骂一番。当然,总师傅是汉族人,又是国内知名的大学者,不能不客气些,大不了一顿臭骂再加上罚俸,对满族师傅就不客气了,乾隆晚年,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的满洲镶白旗人达椿,按今天标准来说,相当于文化部的副部长了,就被乾隆帝臭骂一顿之后,皇帝仍不解气,又命侍卫打了四十大板。
这年冬至,乾隆举行祀天大典,在南郊天坛,皇帝仰望乌云密布的苍穹,默默祷告:
所立皇十五子永琰“如其人贤,能承国家洪业,则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贤,亦愿潜夺其算,毋使他日贻误,予亦得以另择元良。朕非不爱己子也,然以宗社大计,不得不如此,惟愿为天下得人,以继祖宗亿万年无疆之绪。”
乾隆帝的意思是请老天爷再帮他把把关,看看永琰是不是块当皇帝的料,如果是,就请保佑永琰;否则,让他短命而终。总之,祖宗的江山社稷,国家的前途命运至关重要,为此,顾不上父子之情了。乾隆帝如此祷告,可见他对立永琰信心不足,而且,用这样恶毒的语言加在儿子头上,在十分迷信的当时,实属罕见,由此也可见他立永琰为太子的无奈。